2020第三届“优路杯”全国BIM技术大赛线上颁奖盛典圆满结束

  12月5日,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,石家庄铁道大学、郑州高新区管委会承办,北京环球优路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:优路教育)总冠名的2020第三届“优路杯”全国BIM技术大赛颁奖盛典圆满落下了帷幕。

  今年,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,响应国家号召,原来的线下颁奖盛典转为线上直播,直播间汇集了优质企业代表、行业大咖、院校名师等近2万余人在线观看,共同定格此次颁奖盛典的辉煌时刻。

  作为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石,BIM技术贯穿建筑业的全生命周期,它利用自身可视化、模拟性等优势实现了工厂化生产、精细化管理。为持续推进BIM应用,促进BIM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工程实践,同时推动校企人才深度合作,“优路杯”全国BIM技术大赛应运而生。

  大赛本着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”的宗旨,为协会、企业以及院校提供交流学习平台的同时,也为工作在建设领域内的一线科技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。依靠企业、院校以及从业者等诸多力量,全面推进BIM技术普及及应用,解决BIM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人才紧缺等问题。

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李宁为本次颁奖盛典致开幕词,他指出,大赛已成功举办两届,坚持采取校企联合报名的方式,不仅解决了企业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,也提高了高校在BIM人才培养方面的质量。其次,他还指出,三届大赛成功吸引了不少国企和央企参与其中,列举了一些高校参与的重点工程,比如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场馆,雄安新区的技术设施建设工程等;最后,号召和希望更多企业和高校参与到赛事中,为推进BIM技术在建工领域内的应用贡献力量。

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就“国家是如何支持BIM技术发展”和“BIM人才培养”等方面提出了建议。他指出,在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引领下,我们更需要用新技术、新动能去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,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,而BIM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,不仅仅只是学术上的研究,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来提质增效。而此次大赛的举办不仅是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实际举措,也是贯彻落实人才兴国战略,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体现。另外,他还阐述了大赛的组别和报名方式,预祝“优路杯”全国BIM技术大赛能够越办越好,也预祝参赛者能够在BIM的培训、应用、发展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
  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、管委会主任张红军也就“BIM人才培养”和“数字信息化发展”提出了建议。首先,他总结了近几年郑州高新区对促进数字化发展所作出的努力,比如主力发展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等,而优路教育的正式落户,更为加快智慧产业发展提供了强硬的人才产业链;其次,他还指出,此次大赛的举办,激发了更多优秀的BIM人才涌现,深化产职教融合、校企合作的同时,也为促进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最后,他强调,郑州高新区还将一如既往的做好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的营造,搭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服务平台,为促进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
  精彩的致词让直播间的氛围异常高涨,颁奖盛典即将开始。本届“优路杯”BIM大赛共设装饰、地质两个专项,工业与民用建筑、公共基础设施两个大类,这两个大类又细分设计,施工与综合三个组别,共有参赛作品1253个,秉持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评审原则,最终评选出金奖59项,银奖119项,铜奖176项,优秀奖若干项。

  除了此次大赛的金银铜和优秀奖的奖项外,本次颁奖盛典还专设“卓越工程奖”奖项,据了解,该奖项的两个作品是由评审委员会推荐,最终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优胜者。经过激烈的投票后,

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的作品《BIM技术在复杂异形清水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-张家港金港文化中心项目》获得“卓越工程奖”。

  颁奖盛典最后,北京环球优路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泰做总结发言。首先,他指出,“优路杯”全国BIM技术大赛,自2018年开赛以来,迄今已是第三届,大赛举办的意义早已超越一场普通赛事的内涵。其次,2020虽然受到疫情影响,但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,丝毫没有减缓节奏,BIM作为建筑业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技术,伴随着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,目前已被运用于诸多国计民生的大型项目和特殊项目中;再次,他还指出,虽然BIM技术得到广泛推广,但是与之相匹配的BIM技术人才还存在紧缺问题,而优路教育多年来一直专注为在职人士提供再教育服务,举办BIM大赛的意义就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;最后,他强调,人才是市场发展的驱动力和源泉,以后的优路教育还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挖掘更多适合市场发展的新项目,为实现国家“人才强国战略”贡献力量。

  初心铸魂促实干,匠心筑梦践使命,各大企业及院校以其实干、执着的精神为实现BIM技术助力建筑产业转型的征程还在继续。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,希望你们的努力成为推动BIM技术应用,实现建筑的工业化、信息化和智慧化的催化剂及动力。

在线报名

企业主体参赛

点击报名

高校主体参赛

点击报名